欢迎咨询##碳交易的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商机报告
出版时间:2023年 (已更新)
纸质版:6200元 电子版:6000元 纸质+电子:6300元
营业一部
咨询热线:1881 @ 1718 # 743 (微信同号)
如需了解详细框架,请咨询索取更详细目录,咨询有优惠!
【目录】
章 碳交易相关概念及市场构成分析
1.1 碳交易定义及分类
1.1.1 碳交易相关定义
1.1.2 碳交易市场分类
1.2 碳交易市场构成
1.2.1 碳交易市场主体
1.2.2 碳交易市场结构
1.2.3 碳交易市场价格
第二章 2021-2023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1 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2.1.1 全球碳排放情况
2.1.2 国际碳市场历史
2.1.3 碳交易市场分布
2.1.4 碳市场关键指标
2.1.5 碳市场稳定机制
2.2 2021-2023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运行状况
2.2.1 碳交易市场回顾
2.2.2 碳交易市场价值
2.2.3 碳交易市场建设
2.2.4 碳交易市场进展
2.2.5 碳市场价格走势
2.2.6 碳市场拍卖收入
2.3 欧盟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3.1 碳排放情况分析
2.3.2 碳交易市场概况
2.3.3 碳交易市场体系
2.3.4 碳交易市场进展
2.3.5 碳交易所发展分析
2.3.6 碳交易发展经验
2.4 全球其他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4.1 韩国碳交易市场
2.4.2 日本碳交易市场
2.4.3 新西兰碳交易市场
2.4.4 墨西哥碳交易市场
2.4.5 乌克兰碳交易市场
2.5 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展望
2.5.1 全球碳交易市场前景展望
2.5.2 全球碳交易市场经验借鉴
第三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3.1 宏观经济环境
3.1.1 宏观经济概况
3.1.2 对外经济分析
3.1.3 工业经济运行
3.1.4 固定资产投资
3.1.5 宏观经济展望
3.2 政策环境
3.2.1 政策发展历程
3.2.2 政策发展意义
3.2.3 政策体系建设
3.2.4 技术规范体系
3.2.5 重点政策解读
3.2.6 制度建设进展
3.2.7 政策趋势分析
3.3 社会环境
3.3.1 中国碳排放情况
3.3.2 节能减排形势
3.3.3 能源消费状况
3.3.4 低碳经济发展
3.4 技术环境
3.4.1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
3.4.2 低碳技术发展概况
3.4.3 技术进步推动低碳发展
3.4.4 低碳技术发展制约因素
3.4.5 低碳技术发展建议
3.4.6 低碳技术发展方向
第四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总体分析
4.1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发展现状
4.1.1 市场分布状况
4.1.2 市场成交规模
4.1.3 市场成交价格
4.1.4 市场活跃程度
4.1.5 市场履约情况
4.2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分析
4.2.1 市场建设历程
4.2.2 市场体系建设
4.2.3 市场建设进展
4.2.4 市场覆盖范围
4.2.5 配额交易情况
4.2.6 市场履约情况
4.2.7 市场成交价格
4.2.8 市场交易方式
4.2.9 市场发展热点
4.3 中国碳交易试点与非试点市场发展对比分析
4.3.1 各碳排放交易所发展状况
4.3.2 各碳排放交易所对比分析
4.3.3 非试点碳交易市场对比分析
4.3.4 全国碳市场与试点碳市场比较
4.3.5 疫情对碳交易试点市场的影响
4.4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问题分析
4.4.1 配额发放标准有待更新
4.4.2 控排企业碳交易能力不足
4.4.3 碳市场主体和交易品种单一
4.4.4 CCER相关政策仍未明朗
4.4.5 全国碳市场信息不透明
4.4.6 未履约控排企业违法成本低
4.5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探析
4.5.1 强化碳市场的法律保障
4.5.2 强化碳排放信息核查和披露
4.5.3 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4.5.4 增加全国碳市场交易和金融产品
第五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价格机制分析
5.1 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5.1.1 政府定价机制
5.1.2 市场定价机制
5.1.3 混合定价机制
5.1.4 机制改革方向
5.2 碳交易定价制度及发展现状
5.2.1 碳交易定价系统
5.2.2 碳交易定价制度
5.2.3 碳定价发展历程
5.2.4 碳定价发展现状
5.2.5 全球碳定价走势
5.3 碳交易价格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5.3.1 碳价影响因素
5.3.2 影响程度衡量
5.4 碳交易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5.4.1 存在问题分析
5.4.2 发展政策建议
第六章 2021-2023年中国碳金融发展分析
6.1 碳金融相关概述
6.1.1 碳金融定义
6.1.2 功能与作用
6.1.3 碳金融工具
6.2 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
6.2.1 碳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6.2.2 碳金融市场发展特点
6.2.3 碳金融产品创新模式
6.2.4 碳金融产品存在问题
6.2.5 碳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6.2.6 碳金融促进绿色建筑
6.3 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6.3.1 碳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6.3.2 碳金融业务发展模式
6.3.3 碳金融业务发展优势
6.3.4 碳金融业务发展风险
6.3.5 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
6.3.6 碳金融业务发展前景
6.4 中国碳金融其他细分领域发展分析
6.4.1 个人碳金融
6.4.2 互联网碳金融
6.4.3 PPP碳金融
6.5 中国碳金融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6.5.1 碳金融发展问题
6.5.2 碳金融发展对策
第七章 2021-2023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及投资分析
7.1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综述
7.1.1 CDM发展背景介绍
7.1.2 CDM项目开发流程
7.1.3 CDM项目发展状况
7.1.4 CDM基金发展分析
7.2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7.2.1 盈利能力计算方法
7.2.2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7.2.3 提升盈利能力策略
7.3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7.3.1 操作风险
7.3.2 政策风险
7.4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困境及路径分析
7.4.1 CDM发展困境分析
7.4.2 CDM发展路径探析
第八章 2021-2023年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及投资分析
8.1 林业碳汇相关概念
8.1.1 林业碳汇定义
8.1.2 林业碳汇作用
8.1.3 林业碳汇产品
8.1.4 林业碳汇定价
8.2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分析
8.2.1 全球林业碳汇发展状况
8.2.2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历程
8.2.3 林业碳汇交易发展成果
8.2.4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发展
8.2.5 林业碳汇经营模式分析
8.3 中国林业碳汇CCER项目发展分析
8.3.1 项目开发交易流程
8.3.2 项目开发基本条件
8.3.3 项目碳汇监测计量
8.3.4 项目开发政策利好
8.3.5 典型项目案例分析
8.4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问题分析
8.4.1 法律政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8.4.2 林业碳汇市场交易不够活跃
8.4.3 价格被长期低估且波动较大
8.4.4 林业项目补贴机制不健全
8.4.5 林业碳汇项目融资较困难
8.5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对策建议
8.5.1 健全完善法律政策体系
8.5.2 激发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8.5.3 创新国家财税支持政策
8.5.4 推动林业碳汇金融创新
8.6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投资建议发展前景展望
8.6.1 市场投资建议
8.6.2 行业发展前景
第九章 2021-2023年中国碳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及投资分析
9.1 碳资产管理相关概述
9.1.1 碳资产相关概念
9.1.2 碳资产管理定义
9.2 中国碳资产管理发展分析
9.2.1 碳资产管理现状
9.2.2 碳资产管理功能
9.2.3 碳资产管理业务
9.2.4 碳资产管理模式
9.2.5 碳资产管理前景
9.2.6 碳资产管理案例
9.3 中国碳资产管理投资风险分析
9.3.1 信用风险
9.3.2 政策风险
9.3.3 市场风险
9.3.4 风险应对措施
9.4 中国碳资产管理策略分析
9.4.1 组织碳盘查
9.4.2 编制碳预算
9.4.3 实施碳减排
9.4.4 进行碳核算
第十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分析——北京
10.1 北京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0.1.1 开户流程介绍
10.1.2 市场相关政策
10.1.3 市场发展特色
10.1.4 行业发展问题
10.1.5 行业发展对策
10.1.6 未来发展展望
10.2 北京碳交易市场建设分析
10.2.1 市场体系建设
10.2.2 市场能力建设
10.2.3 交易系统建设
10.2.4 绿色金融进展
10.3 北京碳交易规则分析
10.3.1 市场交易主体
10.3.2 市场交易产品
10.3.3 市场交易方式
10.4 北京碳交易市场表现分析
10.4.1 配额市场
10.4.2 抵消市场
10.4.3 自愿市场
10.4.4 碳普惠市场
10.5 北京碳交易市场履约状况
10.5.1 市场履约相关规定
10.5.2 市场履约进展分析
10.6 北京碳交易市场监管分析
10.6.1 市场交易机构监管
10.6.2 市场交易行为监管
10.7 北京碳交易市场风险管理及预警
10.7.1 交易风险管理
10.7.2 市场风险预警
第十一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分析——上海
11.1 上海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1.1.1 市场相关政策
11.1.2 市场管理框架
11.1.3 市场服务机构
11.1.4 市场能力建设
11.1.5 市场发展展望
11.2 上海碳交易市场总体运行状况
11.2.1 基本情况介绍
11.2.2 现货产品市场
11.2.3 远期产品状况
11.2.4 产品交易情况
11.3 上海碳交易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11.3.1 整体交易状况
11.3.2 配额现货交易
11.3.3 CCER现货交易
11.3.4 市场主体情况
11.3.5 有偿竞价交易
11.3.6 配额远期交易
11.4 上海碳交易市场履约状况分析
11.4.1 市场履约整体现状
11.4.2 市场履约进展分析
11.5 上海碳交易市场监管及保障措施
11.5.1 市场监督管理
11.5.2 市场保障措施
第十二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排控行业发展分析
12.1 电力行业
12.1.1 电力行业碳排放情况
12.1.2 碳交易与电力行业的关系
12.1.3 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
12.1.4 大型发电集团参与碳交易分析
12.1.5 电力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机遇
12.1.6 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挑战
12.1.7 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
12.2 石化行业
12.2.1 石化行业碳排放情况
12.2.2 碳交易对石化行业的影响
12.2.3 石化行业参与碳交易实践
12.2.4 典型石化企业参与碳交易
12.2.5 石化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挑战
12.2.6 石化行业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12.2.7 石化行业参与碳交易发展对策
12.3 钢铁行业
12.3.1 钢铁行业碳排放情况
12.3.2 钢铁行业低碳发展政策要求
12.3.3 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
12.3.4 碳交易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12.3.5 钢铁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挑战
12.3.6 钢铁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机遇
12.3.7 钢铁行业碳交易市场构建路径
12.3.8 钢铁行业参与碳市场交易策略
12.4 水泥行业
12.4.1 水泥行业碳排放情况
12.4.2 碳交易对水泥行业的影响
12.4.3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过程
12.4.4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情况
12.4.5 水泥行业碳市场试点实践
12.4.6 水泥企业碳交易战略合作
12.4.7 水泥行业参与碳交易策略
12.4.8 水泥行业参与碳交易前景
12.5 建筑行业
12.5.1 建筑行业碳排放情况
12.5.2 建筑碳排放相关标准
12.5.3 建筑行业碳交易实践
12.5.4 建筑行业碳交易作用机理
12.5.5 建筑行业参与碳交易实践
12.5.6 建筑行业碳交易发展困境
12.5.7 建筑行业参与碳交易策略
第十三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分析
13.1 碳交易市场投资模式
13.1.1 直接投资现货市场
13.1.2 投资碳基金
13.1.3 自行设立碳基金
13.1.4 经营CDM项目咨询顾问公司
13.1.5 直接开发CDM项目
13.2 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风险预警
13.2.1 政策风险
13.2.2 履约风险
13.2.3 交易风险
13.2.4 风险防范
13.3 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13.3.1 市场潜力分析
13.3.2 投资领域分析
13.3.3 企业投资建议
13.4 个人参与碳交易市场投资分析
13.4.1 投资机会分析
13.4.2 投资壁垒分析
13.4.3 投资风险分析
13.4.4 个人投资建议
第十四章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14.1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展望
14.1.1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机遇
14.1.2 碳交易市场建设基本目标
14.1.3 碳交易市场建设阶段目标
14.1.4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趋势
14.1.5 碳交易市场“十四五”发展展望
14.2 2023-2027年中国碳交易市场预测分析
14.2.1 2023-2027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4.2.2 2023-2027年中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预测
14.2.3 2023-2027年中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额预测
图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