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9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商机报告
出版时间:2023年 (已更新)
纸质版:6200元 电子版:6000元 纸质+电子:6300元
李琳 1881 @ 1718 # 743
如需了解详细框架,请咨询索取更详细目录,咨询有优惠!
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概述
1.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义及特点
1.1.1 基本内涵
1.1.2 主要特点
1.1.3 层次划分
1.2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刻内涵
1.2.1 新的基建内涵
1.2.2 新的推动力量
1.2.3 新的适应地区
1.2.4 新的投资方式
1.2.5 新的投资主体
1.3 与传统基建的区别及发展意义
1.3.1 与传统基建的区别
1.3.2 新基建的发展意义
1.4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投资领域
1.4.1 5G基建
1.4.2 数据中心
1.4.3 人工智能
1.4.4 特高压
1.4.5 工业互联网
1.4.6 汽车充电桩
1.4.7 城际轨道交通
第二章 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分析
2.1 经济环境分析
2.1.1 全球经济形势
2.1.2 国内生产总值
2.1.3 社会消费规模
2.1.4 金融市场开放
2.1.5 宏观经济展望
2.2 投资环境分析
2.2.1 固定资产投资
2.2.2 社会融资规模
2.2.3 财政收支安排
2.3 疫情影响分析
2.3.1 新冠疫情的情况统计
2.3.2 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3.3 疫情下新基建发挥的作用
2.3.4 新基建成为后疫情投资重点
第三章 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实施状况
3.1 中国“新基建”政策支持
3.1.1 国家层面
3.1.2 地方规划
3.1.3 细分领域
3.1.4 发展重点
3.2 中国“新基建”政策制定策略分析
3.2.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2.2 开展新型信息网络建设
3.2.3 升级新型交通网络建设
3.2.4 推进国家能源网络建设
3.2.5 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3.3 中国“新基建”政策影响分析
3.3.1 “新基建”政策稳定国内投资
3.3.2 “新基建”政策推动数字化转型
3.3.3 新形势下政策体系问题及建议
3.4 典型国家“新基建”细分领域政策借鉴
3.4.1 5G促进政策
3.4.2 大数据中心政策
3.4.3 城际轨交政策
3.4.4 汽车充电桩政策
3.4.5 人工智能政策
3.4.6 工业互联网政策
第四章 2021-2023年中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析
4.1 传统基建投资效益分析
4.1.1 规模效应
4.1.2 空间配置效应
4.1.3 结构效应
4.1.4 福利效应
4.2 传统基建投资规模状况
4.2.1 基建投资增长状况
4.2.2 基建投资资金来源
4.2.3 专项债发行及流向
4.2.4 基建投资增长潜力
4.2.5 基建投资作用显现
4.2.6 基建投资重点领域
4.2.7 基建投资的政策建议
4.3 传统基建典型领域投资分析
4.3.1 交通基建投资
4.3.2 能源产业投资
4.3.3 水利领域投资
4.3.4 公共设施投资
4.3.5 信息通信领域
4.4 传统基建投资短板分析
4.4.1 投资效率不高
4.4.2 行业进入壁垒高
4.4.3 建设运营结构问题
4.4.4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4.4.5 依赖传统融资模式
4.4.6 高质量发展理念欠缺
4.4.7 缺乏创新发展的核心
4.4.8 制度体系发展不健全
4.5 传统基建投资对策分析
4.5.1 制度创新发展建议
4.5.2 重视全面协调发展
4.5.3 新旧基建融合发展
第五章 2021-2023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析
5.1 新基建投资效益分析
5.1.1 投资正当其时
5.1.2 整体发展意义
5.1.3 经济拉动效益
5.1.4 行业拉动效益
5.2 新基建投资规模特征分析
5.2.1 新基建投资规模测算
5.2.2 新基建投资拉动规模
5.2.3 新基建投资资金来源
5.2.4 新基建投融资特点
5.2.5 新基建项目投资风险
5.3 全国新基建发展指数分析
5.3.1 总体指数分析
5.3.2 指数发展态势
5.3.3 地区发展指数
5.4 新基建人才供需状况分析
5.4.1 人才供需综况
5.4.2 企业供需特征
5.4.3 整体薪酬情况
5.4.4 人才需求特征
5.5 新基建整体投资策略分析
5.5.1 改善发展环境
5.5.2 激活资本市场
5.5.3 发挥政策作用
5.6 新基建投资建设的措施建议
5.6.1 政府层面
5.6.2 机构层面
5.6.3 企业层面
5.7 新基建投资前景及趋势要点分析
5.7.1 市场投资机遇
5.7.2 投资规模预测
5.7.3 投资要点分析
5.7.4 投资趋势分析
5.7.5 绿色低碳发展
5.7.6 区域布局要点
第六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5G基建
6.1 中国5G产业发展综述
6.1.1 5G产业链结构
6.1.2 5G行业发展历程
6.1.3 5G行业发展水平
6.1.4 5G产业支持政策
6.1.5 5G网络安全技术
6.1.6 5G专网终端分析
6.2 5G基础元器件及设备市场分析
6.2.1 芯片市场分析
6.2.2 光器件市场分析
6.2.3 射频器件市场分析
6.2.4 印制电路板市场分析
6.2.5 移动通信基站总数
6.2.6 光纤光缆市场分析
6.3 中国5G产业发展需求分析
6.3.1 业务需求
6.3.2 用户需求
6.3.3 效率需求
6.3.4 可持续发展
6.4 中国5G产业竞争分析
6.4.1 技术标准竞争
6.4.2 5G商用竞争
6.4.3 5G芯片竞争
6.4.4 5G运营商竞争
第七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大数据中心
7.1 数据中心产业链分析
7.1.1 产业链上游
7.1.2 产业链中游
7.1.3 产业链下游
7.1.4 产业链相关企业
7.2 数据中心市场运行情况
7.2.1 全球数据中心建设规模
7.2.2 国内数据中心建设规模
7.2.3 国内数据中心市场规模
7.2.4 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分析
7.2.5 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格局
7.2.6 数据中心硬件成本分析
7.2.7 “东数西算”建设工程
7.3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分析
7.3.1 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建设
7.3.2 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政策
7.3.3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
7.3.4 数据中心能耗指标分析
7.3.5 IDC节能降耗通用原则
7.3.6 数据中心主要节能技术
7.3.7 数据中心节能案例分析
7.3.8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前景
7.4 数据中心行业投资分析
7.4.1 数据中心行业融资规模
7.4.2 数据中心投融资特点分析
7.4.3 数据中心行业的投资主体
7.4.4 数据中心市场并购案例
7.4.5 数据中心行业投资壁垒
7.4.6 数据中心行业投资风险
7.4.7 数据中心行业投资建议
第八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人工智能
8.1 人工智能产业链分析
8.1.1 产业链结构分析
8.1.2 产业链相关企业
8.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综况
8.2.1 技术应用领域广泛
8.2.2 技术应用价值分析
8.2.3 技术应用基础水平
8.2.4 具体应用场景分析
8.3 人工智能产业运行状况
8.3.1 行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8.3.2 各国陆续战略布局加快
8.3.3 国内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8.3.4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特点
8.3.5 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规模
8.3.6 人工智能专利申请规模
8.3.7 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阔
8.4 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8.4.1 全球竞争格局
8.4.2 企业主体分类
8.4.3 企业注册数量
8.4.4 企业地域分布
8.4.5 企业注册资本
8.4.6 独角兽企业
8.4.7 企业名单
8.4.8 互联网企业布局
8.4.9 企业上市情况
8.5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融资状况
8.5.1 融资规模走势
8.5.2 重点融资事件
8.5.3 融资金额分布
8.5.4 融资轮次分布
8.5.5 投资区域分布
8.5.6 投资活跃机构
8.5.7 企业冲刺IPO
第九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特高压
9.1 特高压产业链解析
9.1.1 特高压产业链结构
9.1.2 特高压直流产业链
9.1.3 特高压交流产业链
9.2 特高压产业发展状况
9.2.1 行业发展地位
9.2.2 建设阶段分析
9.2.3 行业发展综况
9.2.4 项目建设布局
9.2.5 项目中标企业
9.2.6 设备投资占比
9.2.7 投资建设价值
9.2.8 专利申请状况
9.2.9 项目建设规划
9.3 特高压项目投资动态
9.3.1 白鹤滩-浙江特高压项目
9.3.2 哈密-重庆特高压项目
9.3.3 荆门-武汉特高压项目
9.3.4 宁夏-湖南特高压项目
9.3.5 陇东-山东特高压项目
9.3.6 陕北-湖北特高压项目
9.3.7 雅中-江西特高压项目
9.4 特高压产业投资分析
9.4.1 项目投资预测
9.4.2 项目投资风险
第十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业互联网
10.1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解析
10.1.1 产业链构成
10.1.2 上游行业分析
10.1.3 中游行业分析
10.1.4 下游行业分析
10.1.5 产业链资金流
10.2 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10.2.1 增加值规模状况
10.2.2 细分市场增加值
10.2.3 区域发展状况
10.2.4 标识注册情况
10.2.5 行业需求分析
10.2.6 企业分类梳理
10.2.7 企业竞争排名
10.3 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分析
10.3.1 试点项目规模统计
10.3.2 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10.3.3 试点项目特点分析
10.4 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融资状况分析
10.4.1 行业融资规模
10.4.2 融资轮次分布
10.4.3 主要参投机构
10.4.4 产业投资壁垒
10.4.5 项目投资建议
10.5 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10.5.1 互联网基础设施
10.5.2 智能制造硬件
10.5.3 智能制造软件
第十一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汽车充电桩
11.1 充电桩产业链分析
11.1.1 充电桩产业链结构
11.1.2 充电桩产业链环节
11.1.3 充电桩产业链图谱
11.2 充电桩市场发展状况
11.2.1 行业支持政策
11.2.2 行业发展历程
11.2.3 建设数量规模
11.2.4 企业数量规模
11.2.5 区域发展格局
11.2.6 市场竞争现状
11.2.7 产业结构分析
11.2.8 市场需求空间
11.2.9 行业运营模式
11.3 充电桩市场竞争模型分析
11.3.1 现有企业间竞争分析
11.3.2 潜在进入者分析
11.3.3 替代品威胁分析
11.3.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11.4 中国充电设施行业投资分析
11.4.1 投资风险提示
11.4.2 投资方向建议
第十二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城际轨交
12.1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结构分析
12.1.1 产业链结构
12.1.2 产业链相关企业
12.2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相关行业
12.2.1 设计咨询行业
12.2.2 建筑材料行业
12.2.3 装备制造市场
1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分析
12.3.1 轨道交通批复统计
12.3.2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12.3.3 轨道交通运营结构
12.3.4 各城市轨交运营
12.3.5 轨道交通建设企业
12.4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分析
12.4.1 投资规模统计
12.4.2 重点建设地区
12.4.3 投资建设模式
12.4.4 投资发展规划
12.5 地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规划
12.5.1 成都市轨交建设规划
12.5.2 青岛市轨交建设规划
12.5.3 河南省轨交建设规划
12.5.4 上海市轨交建设规划
12.5.5 深圳市轨交建设规划
12.5.6 广州市轨交建设规划
12.5.7 无锡市轨交建设规划
第十三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他重点领域
13.1 云计算
13.1.1 云计算产业政策环境
13.1.2 云计算产业发展规模
13.1.3 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
13.1.4 云计算服务商业模式
13.1.5 云计算企业典型模式
13.2 通信设备制造
13.2.1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特点
13.2.2 通信设备行业运行状况
13.2.3 通信设备行业投资周期
13.2.4 通信设备行业前景展望
13.3 信息安全
13.3.1 信息安全产业链结构分析
13.3.2 信息安全行业发展背景
13.3.3 信息安全市场规模情况
13.3.4 信息安全客户领域分布
13.3.5 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规模
13.3.6 信息安全行业竞争格局
13.3.7 信息安全行业发展趋势
13.4 冷链物流
13.4.1 冷链物流产业链结构
13.4.2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规模
13.4.3 冷链物流市场竞争格局
13.4.4 冷链物流政策环境分析
13.4.5 冷链物流融资规模特点
13.4.6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13.5 垃圾发电
13.5.1 垃圾发电的发电方式
13.5.2 垃圾发电产业链结构
13.5.3 垃圾发电行业相关政策
13.5.4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规模
13.5.5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规模
13.5.6 垃圾焚烧发电产能状况
13.5.7 垃圾焚烧发电竞争格局
13.6 氢能产业
13.6.1 氢能产业发展优势
13.6.2 氢能产业利好政策
13.6.3 氢气产能状况分析
13.6.4 氢能产量规模分析
13.6.5 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13.6.6 氢能产业发展问题
13.6.7 氢能产业发展对策
第十四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分析
14.1 信贷融资环境分析
14.1.1 本外币贷款余额
14.1.2 本外币存款余额
14.1.3 银行间人民币市场
14.1.4 外汇储备及跨境人民币结算
14.2 常见的融资方式分析
14.2.1 产业投资基金
14.2.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4.2.3 “土地一二级联动”模式
14.2.4 类BT、类PPP等衍生模式
14.3 融资租赁模式分析
14.3.1 融资租赁定义与特征
14.3.2 融资租赁交易流程分析
14.3.3 融资租赁业务总量规模
14.3.4 融资租赁企业布局新基建
14.3.5 融资租赁作用于新基建投资
14.4 资产证券化(ABS)融资模式分析
14.4.1 资产证券化基本内涵
14.4.2 资产证券化基本流程
14.4.3 资产证券化基本要素
14.4.4 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
14.4.5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重点
14.5 基础设施类REITs融资模式分析
14.5.1 基础设施类REITs交易结构
14.5.2 基础设施类REITs发展环境
14.5.3 基础设施类REITs投资价值
14.5.4 基础设施类REITs发展状况
14.5.5 基础设施类REITs发行态势
14.5.6 基础设施类REITs发展经验
14.5.7 基础设施类REITs发展对策
14.6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方式分析
14.6.1 PPP模式的基本概念
14.6.2 PPP项目投资规模状况
14.6.3 PPP项目资金主要流向
14.6.4 PPP与新基建相互融合
14.6.5 新基建PPP项目发展问题
14.6.6 新基建PPP项目发展建议
第十五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主体——民营企业
15.1 民间资本投资及营商环境分析
15.1.1 民间投资增长状况
15.1.2 中国营商环境分析
15.1.3 中国企业税负水平
15.2 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因素
15.2.1 民营企业经营效益较好
15.2.2 民营企业发展优势领域
15.2.3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优化
15.2.4 民营企业改革实施意见
15.3 民营企业运行状况分析
15.3.1 民营企业的数量规模
15.3.2 民营企业的发展贡献
15.3.3 民营企业的融资状况
15.3.4 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
15.3.5 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境
15.3.6 民营企业落后的原因
15.3.7 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15.4 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投资建设
15.4.1 民企参与基建投资的价值
15.4.2 民企参与基建投资的准备
15.4.3 民间资本布局新基建项目
15.4.4 民企参与新基建投资机遇
15.4.5 民间投资新基建的问题和建议
15.4.6 民企投资海外新基建的建议
第十六章 适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七大城市群
16.1 京津冀城市群
16.1.1 基本情况介绍
16.1.2 区域发展地位
16.1.3 经济运行特点
16.1.4 新基建投资布局
16.1.5 新基建布局重点
16.1.6 新基建政策动态
16.2 长三角城市群
16.3 粤港澳大湾区
16.4 长江中游城市群
16.5 关中平原城市群
16.6 中原城市群
16.7 成渝城市群
16.7.1 基本情况介绍
16.7.2 基本特征分析
16.7.3 区域发展优势
16.7.4 区域发展价值
16.7.5 经济规模状况
16.7.6 新基建投资优势
16.7.7 新基建相关规划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投资前景预测
17.1 5G基建
17.1.1 整体投资前景
17.1.2 产业投资热点
17.1.3 产业投资空间
17.1.4 产业投资风险
17.1.5 招商目标企业
17.2 数据中心
17.3 人工智能
17.4 特高压
17.5 工业互联网
17.6 充电设施
17.7 城市轨道交通
图表目录